图吧地图

更多>> 高青县概述

    县人民政府驻田镇,邮编:256300。代码:370322。区号:0533。拼音:Gaoqing Xian。基本概况 高青县隶属山东省淄博市,2002年,辖田镇、青城、高城、黑里寨、唐坊、常家、花沟、赵店、木李9个镇、1个城区办事处,767个行政村。县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31至118°041,北纬37°041至37°191,东西最大横距4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6公里,面积831平方公里,县城驻地田镇。 高青县西北两面隔黄河与惠民县、滨州市滨城区相望,黄河过境长度为45.6公里,南以小青河为界与桓台县、邹平县相临,东与博兴县接壤。南距济青高速公路35公里,胶济铁路45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120公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上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提高农业,强化工业,搞活流通,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县和油气开发三大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青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境内现有千乘国遗迹、狄城遗迹、临济城遗迹、卫灵公墓、田横墓、鲁仲连墓、衮龙桥、扳倒井、文昌阁等名胜古迹,诞生过无数著名的历史人物。义不帝秦、被称为“自是战国第一人”的鲁仲连,晚年隐居于此,死后葬在这里;秦汉时期的义士田横,与田儋、田荣、田衍等诸兄弟从这里起事,纵横山东、复立齐国,与刘邦项羽分庭抗礼,后遭汉军偷袭不得已率500徒属远遁即墨海岛,被汉天子征召不肯屈从,横刀自刎于河南偃师,500徒属随跟着自刎以殉之,田横的气节感天动地,屡被后世文人墨客赞叹吟咏。西汉御史大夫、经学大家(倪)宽,元代散曲名家杨朝英都出自本地。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赵匡胤在此地凭神力扳倒水井解大军之渴等传奇故事。在近现代,有京汉铁路总罢工的重要组织和领导者史文彬、抗日英雄孙健萍、韩子横等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烈。在当代,又涌现出了原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张承先,原南京军区政委刘安元,中纪委委员、广州军区纪委书记王同琢,美学家周来祥,画家乍启典,作家邵永胜,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受到过江泽民总书记接见的科技练兵好战士立洪涛,武警全国十大卫士之一的王俊刚等一些著名人物。一辈辈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高青人努力创造,拼搏创新,奋勇争先。

更多>> 高青县历史

    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高青县主要包括原高苑县和原青城县。据《晋书,天文志》和《山海经》载:大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开始在这里发展自己的文明史,属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由于古地理上的原因,东部与西部建置沿革不尽相同。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封姜尚于齐,建立齐国,高青地属齐。约公元前800年,长狄人入侵,在济水北建鄋瞒国,都狄邑,或曰长狄所居(今高城西北1公里处有遗址)。春秋初,今高城北仍为鄋瞒国地。公元前685~643年,齐桓公将今高城及邹平的苑城一带辟为苑囿,更名高苑,故址在今邹平的苑城店。高城及南部为高苑地,高城北为狄城地。公元前607年,齐王子成父打败长狄,高青复为齐地。战国时期,高青地属齐部隶临淄郡,今青城西部、黑里寨大部属济北郡。西汉置千乘郡,故城在今高城北25公里(今旧镇地)。又置千乘县(今唐坊镇孙集东南1.5公里有遗址)。《齐记》: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此二城即千乘县及千乘郡治。又置东邹县(今花沟镇一带)。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刘邦封丙倩为高宛侯,后为高宛县。公元前125年(西汉元朔四年),汉武帝封齐孝王子燕为被阳侯。汉高帝封娄敬为建信侯,后为建 信县(今木李镇内杨一带)。时高青属高宛、被阳侯国地。后为狄县、被阳县、高宛县地,均属千乘郡。当时狄城在今高城西北,被阳城(今高城址)在狄城东南,隔泲水(济水)与狄城相望。高青西部主要为东邹县、建信县地,皆隶千乘郡。最西部为邹平县地,属济南郡。王莽新政时,狄城更名利居。东汉初,复置狄县,改高宛县为高苑县。《水经注》载:高苑有东西二城,西城即丙倩侯国。故址在今邹平县苑城。公元60年(汉永平三年),千乘郡改名千乘国,翌年复为千乘郡。公元79年(建初四年),汉章帝封其子刘伉为千乘国王,千乘郡复称千乘国。公元95年(汉永元七年),千乘国改名乐安国。公元108年,狄县更名临济县,乐安国移治临济,质帝时改为乐安郡,千乘县、临济县、高苑县等属乐安郡。时被阳、建信、东邹已废,高青大部属临济、千乘、高苑县。青城西部为梁邹县地,属济南国。三国魏时,高青为临济县、千乘县、高苑县地,属乐安郡,乐安郡治高苑即今邹平苑城。青城以西为邹平县地,属济南国。乐安国和济南国皆隶青州。西晋时省千乘县。高青东部为临济、高苑县地,属乐安国。西部的青城及花沟、黑里寨沿小清河部分属邹平县,隶济南郡。十六国时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国地,仍为临济、高苑、邹平县地,分隶乐安郡和济南郡。南北朝时,南朝宋省高苑县,将临济县迁于县西部刘家镇(今黑里寨刘镇)。复置千乘郡并移治今广饶县境。原临济城更名长乐,侨置长乐县(今河北省冀县、衡水、枣强等县为古长乐地,时长乐人南迁至此,沿用长乐之称,置县)。在今高青、博兴之间,侨置阳信县。此时高青县境为侨长乐县、侨阳信县和临济县地。临济县属平原郡,侨阳信县属侨乐陵郡,孝武帝刘骏在古被阳城侨置渤海郡,属侨冀州,皆隶属青、冀二州。乐安郡已移置广饶境内千乘城。北朝魏设长乐郡,郡治在长乐城,高青地为长乐、临济县地,长乐县属长乐郡,隶青州;临济县属东平原郡,隶齐州。北朝东魏,高青地属青州。北朝齐废长乐郡,移长乐县治于被阳故城,改属齐郡,隶青州。隋统一后,高青初为长乐、邹平县地,属齐郡,隶青州。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长乐县更名会城县,县治在今博兴南古苑庄。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改会城县为高苑县,县治移于长乐城,即今高城。仍属齐郡,隶青州。后为高苑、邹平县地。唐朝,高青为高苑、邹平县地。公元707年(唐景龙元年),析高苑一部置济阳县,县治在今邹平县旧口;公元802年(唐元和十五年),并入高苑县。唐朝,在今青城镇地置青平镇,属邹平县。五代时,为高苑、邹平县地,属淄州。宋朝,为高苑、邹平县地,属淄州,隶京东东路。公元1050年(宋景德二年),在高苑置宣化军,领高苑县。公元1070年(宋熙宁三年),以县令兼军使。金,废宣化军,高青仍为高苑、邹平县地,属淄州,隶属山东东路。据《山东通志》载:公元1233年(金天兴二年),始置青城县,寻废;公元1235年(元太宗七年)复置青城县。民国二十四年《青城县志》载:公元1233年(金天兴二年)始置青城县,属济南路,后废;公元1235年(元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复置,隶济南路。元朝,将高苑县小清河以南所属村庄大部分划为新城(今桓台)、邹平县。高苑初属淄州,公元1265年州废,改属益都路总管府,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青城县初隶济南路,中统时属陵州,至元年间改隶河间路。公元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置般阳路,高苑县西、青城县东、小清河北、大清河南包括田镇在内的区域为般阳路的新城、蒲台县地。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将青城县并入邹平、齐东县,青城更名为清池店。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复置青城县,属济南府;高苑县改属青州府。两县皆属山东布政使司。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高青为三府四县地,东南部为高苑县地,属青州府;西南部为邹平县地,属济南府;西北部为青城县地,东北部为蒲台县地,皆属武定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在抗日战争中逐步形成。1940年,高苑、青城县属清河专署。1943年,高苑、青城县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1945年8月山东省政府成立,领胶东、鲁中、鲁南、渤海、滨海5个行政公署、21 个专员公署,高苑、青城县属清河专员公署,隶渤海行政公署。1948年4月,高苑与青城合并为高青县,初属三专署,后属清河专署,隶渤海行署。1950年3月, 高青与齐东合并称齐东县,隶惠民专署。1958年11月,将齐东析入博兴、邹平县地,皆隶淄博专署。1961年10月,复置高青县,隶惠民专署。1991年,隶属淄博市。

更多>> 高青县地理环境

    高青县位于淄博市北端、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7°04′至37°19′,东经117°33′至118°04′,南北最大纵距2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5公里。县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平均海拔12米,属黄河冲积平原,呈岗、坡、洼相间地形。水系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北支新河四条东西横贯的大中型河道和库容达3000万立方米的大芦湖水库.年降水量600毫米,地下水资源12175万立方米,建有引黄闸两座、年引黄河水5亿立方米。黄河黄河沿北部边缘过境,境内长度为45.6公里。小清河小清河,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郊区北部,黄河南侧。源于济南西郊睦里闸,纳玉符河下游分流之水,东西向流至济南北园,又汇市内诸泉,流经历城、章丘,邹平等地,由羊角沟入海。该河唐以前为济水残渠,金时刘豫疏导入海。高青县属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春秋短而冬夏长,光照充足,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3.5千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13.10C,年平均降雨量539.4毫米,年均无霜期198天。夏季多雨,冬春多旱。高青县主要的矿产是石油和天然气。油气资源有正在开发中的高青、正理庄、大芦湖三大油田及花沟、正南、高北三大天然气田;森林覆盖率为21.3%,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又为远近闻名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青苑牌”瓜菜畅销周边地市及京津地区,为中国西瓜之乡。境内北部沿黄稻谷飘香,盛产鱼虾,为高青之江南;南部号称“金岭”,为山东省粮食生产重要基地,素有高青粮仓之称;中部为“银岭”,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