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高陵区概述

    高陵区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辖区,地处关中平原,泾、渭河两岸。距西安市钟楼和咸阳国际机场20公里、新市政中心7公里。西铜、西禹高速公路横穿南北,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因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境内有唐昭慧塔、李晟碑、东渭桥遗址等古文化遗迹,建于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截止2011年高陵区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85亿元。2011年高陵区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亿元,年均增长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6亿元,年均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8527元年均增长19%。

更多>> 高陵区历史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县。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5)改名千春。更始元年(公元23)复命高陵。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更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撤销阳陵县,其辖地部分并入高陵,县境较前为大。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省万年县入广阳、高陵二县。县境较前又有所增大。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析本县泾河以南置鹿苑县。贞观元年(公元627)撤销,辖地复归高陵。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析本县清平乡以奉庄陵,县境较前缩小。最早记载县境大小的是北宋宋敏求《长安志》。据载:县境东西28里,南北33里。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泾阳县并入高陵,次年(1266)复立。明《高陵县志》中,有在明代析东南数里(即张桥、孝义、安信三里之一部分)划归临潼的记载。县境广28里,袤35里。其南省城,东南临潼,东栎阳,又东渭南,东北蒲城,北富平,西北三原,西泾阳,西南咸阳。清代县境变化不大。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东西距30里,南北距30里。东至临潼界10里,西至泾阳界20里,南至咸宁界20里,北至三原界10里,东南至临潼界20里,西南至咸阳界30里,东北至三原界7里,西北至三原界15里。光绪十年(1884)《高陵县续志》记为东西30里而遥,南北30里而近。民国时期,县境亦未有明显变化。据民国三十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载:本县东西相距36里;南北相距33里,面积1188平方里。东至临潼县13里,西至泾阳县21里,南至长安县23里,北至三原县14里,东北至三原、临潼县11里,东南至临潼、长安县28里,西南至咸阳、长安33里,西北至三原县20里。距省城70里。1953年高陵区与邻县调整插花地时,将高陵区东南的惠家场村划给临潼县,换回原邓、邓家沟、六家庄3村。将高陵区渭河南的班家、草店两村划给原长安县,换回马坊滩、兴隆村两村。1956年5月,高陵区东北的邸家、学杨、刘家庄、湾里赵4村及王化孙的一部分划给三原县,换回南任、北任、官村聂、官村刘、蜜蜂王、吴郑坊马家、白马寺滩7村。1958年12月14日,高陵区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即今耿镇,当时称红旗耕作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高陵区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4平方公里。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

更多>> 高陵区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高陵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泾、渭河两岸,西安市辖域北部。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气候高陵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冬夏季节长,春秋季节短,夏热,冬冷,春暖,秋凉,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地形地貌高陵区位于关中盆地中部,处第四系固市凹陷与西安凹陷之间。地层属华北地区层,汾渭,分区,渭河小区。地质构造简单,地表出露地层单一,全境地表均被第四系覆盖,局部地段有第三系出露。未见基底岩裸露。地表出露地层全境地表仅出露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上更新统上部为马栏组风积层,分布赵家村~张卜奉正塬及马家湾鹿苑塬,岩性为灰黄色疏松状垂直节理发育的砂质黄土,底部可见厚4—5米富含钙质结核的古壤层,厚度20—30米;下部为乾县组冲积层,分布仅在马家湾~渭河桥二级阶地底部局部出露,岩性为粘质砂土、砂质粘土及砂卵石层(未见底)。

更多>> 高陵区金融休闲

    第一产业1978年,高陵区农业总产值3758万元,比1957年增长0.6倍。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6.6%、1.18%、12.1%、0.1%、0.02%。1989年,高陵区农业总产值23897万元,比1978年增长1倍。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6.7%、0.19%、34.86%、8.15%、0.06%。畜牧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4.4倍,比重增长22.7个百分点。1989年,高陵区种植总面积8.14万亩。其中,棉花0.43万亩,油料1.72万亩,蔬菜5.23万亩,形成以蔬菜、油料为主的种植格局。 2011年,高陵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1万吨,比上年增长6.87%。油菜子产量达到713吨,比2010年增长26.21%。蔬菜产量达到3.75万吨,比2010年增长22.0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70元。 第二产业2006年,高陵区工业总产值达420元,增长1421万元,增45.68%。矿业生产创产值1264万元,增长2364万元。发电量396万千瓦时,电力销售738万元。2011年高陵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2亿元,比2010年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76亿元,比2010年增长25.75%。实现利税总额2.97亿元,比2010年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6.11亿元,比2010年增长21.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比2010年增长20.4%。第三产业2010年,高陵区商品购进额3150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4.8%,商品销售额2250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6.1%,生产资料销售额2650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5.2%,农村便民店建设24个,改造基层社5户。2012年高陵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5.9亿元,比2011年增加7.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0.57亿元,比2011年增加8.99亿元,增长12.8%。

更多>> 高陵区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1989年,高陵区共有中学17所(其中高中3所),小学109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办幼儿园1所。中学比1949年增长16倍,小学数虽然减少,但其规模远远超过以前。在校学生:中学11228人,小学23339人,职业中学298人,教师进修学校35人,县办幼儿园124人。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比1949年增长29倍和2.7倍。教职工中,中学专任教师763人,小学1130人,职中14人,教师进修学校16人,县办幼儿园15人,中小学教师分别比1949年增长29倍和3.3倍。学龄儿童入学率99.17%,连同教学设施,均达到省教育厅制定的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标准。另外,还有家庭办幼儿园6所,各小学普遍设有学前班,招收4至6岁学前儿童入学率95%以上,被国家教委授予“幼儿教育先进县”称号。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938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115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326人)。中青年劳动力大多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具有大专文化程度者1230人,占高陵县总人口的0.58%。文盲、半文盲人数占高陵县总人口的9%,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 历史文化从汉代的冯商诏续《太史公书》、学者如淳著《汉书音义》,到唐代于志宁修《隋书》;从金元两朝的杨氏三代精修程朱理学,到明代正德状元吕楠著述等身;从清代樊景颜、陈大纲著《蝶园随钞》、张鸿道骈散并尤,到民国刘天章创办《中州评论》,印证了高陵的文运昌盛。解放初期,一批农民作者,农忙之余笔耕不辍,涌现出张诚、王杰、尚英等一大批享誉三秦、叫响全国的王老九式的农民诗人和业余剧作者。这一时期,高陵戏剧创作成为陕西的亮点,成为高陵文化现象的第一个高潮。上世纪70年代,高陵群众自编自演故事活动轰动全国,高平、杨宏志、赵志信等60多位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400多篇故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中,《起根发苗》、《石头赶车》、《见面》等48篇故事不仅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间文学》等全国主要媒体发表、转载、转播,还被陕、豫、浙、鄂等多个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剧团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戏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时间,高陵成为闻名全国的“故事之乡”,掀起了当代高陵文学的第二次高潮。改革开放后,高陵沐浴在文学的春风里,全民故事创作编讲活动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其他文学体裁创作。农民陈民义,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别人遗弃的烟盒、废纸上,创作完成了剧本秦腔剧《所长》、电视连续剧《三缺一》、大型眉户剧《拆迁》;7旬农民宋淑玲,“忙罢农田,又耕方田”,创作了100多个歌颂改革开放及身边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快板作品,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王咸阳、张永强、周晓兰、张共堂、周宝成、耿主瑞等一大批奔波在生活一线的群众文学爱好者,不是“放下锄头,又握笔杆”,就是“刚下灶台,又筑文台”,农活之余,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高陵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