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利州区概述

    广元市利州区,位于东经105゜27′至106゜04′, 北纬32゜19′至32゜37′之间,东邻旺苍县,南连剑阁、元坝区,西接青川县,北界朝天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处于广元市腹心,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川的咽喉重地,自古以来都是川陕甘三省六地(市)十八县(区)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我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全区70%属山地类型。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最高点西北部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米,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 米。全区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全区幅员面积149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3万亩。广元市利州区,位于东经105゜27′至106゜04′, 北纬32゜19′至32゜37′之间,东邻旺苍县,南连剑阁、元坝区,西接青川县,北界朝天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处于广元市腹心,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川的咽喉重地,自古以来都是川陕甘三省六地(市)十八县(区)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全区幅员面积 149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3万亩。利州区处于广元市中心位置近可辐射广元周边县区以及巴中、南充、汉中、陇南,远可连接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是大西南、大西北两大片区的战略要地。随着宝成复线、成广高速的建成和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川陕高速公路的即将开工建设,广元的交通优势更加突出。兰渝铁路、兰渝高速的建成,将使广元成为四川唯一一个拥有铁路与高速公路双X线的地级市。利州区现在有2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6个,有回、藏、满、羌、苗、壮、白、蒙古、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散居,以回族较多。主要表现在城区做生意和单位上班;以集居为辅,如龙潭乡的回民村、东坝街道办事处的莲花村。回族人和汉族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因此都使用汉语。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又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以饮食业为主的经商传统,在城市可见到挂着“回民”、“清真”招牌的饭店、食品店,里面各种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

更多>> 利州区历史

    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元市市中区。2007年更名为利州区。2000年,市中区辖3个街道、7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6753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东坝街道 79813 嘉陵街道 49582 河西街道 38424 荣山镇 35453 大石镇 20815 盘龙镇 23908 宝轮镇 64187 赤化镇 11359 三堆镇 34056 工农镇 10010 白朝乡 6790 金洞乡 6622 龙潭乡 17510 雪峰虚拟街道 6583 南河虚拟街道 28312 回龙河虚拟街道 8762 穆斯林虚拟街道 4156 上西虚拟街道 16963 袁家坝虚拟镇 4227 2004年,市中区辖3个街道(东坝、嘉陵、河西)、7个镇(工农、三堆、宝轮、大石、荣山、盘龙、赤化)、3个乡(龙潭、白朝、金洞)。 2005年11月31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号)批准,同意将青川县洞水乡划归广元市市中区管辖。同意广元市市中区撤销洞水乡建制,将原洞水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金洞乡,金洞乡人民政府驻地由洛阳村迁至龙洞村。 2006年,市中区辖3个街道、7个镇、3个乡:东坝街道、嘉陵街道、河西街道、荣山镇、大石镇、盘龙镇、宝轮镇、赤化镇、三堆镇、工农镇、白朝乡、金洞乡、龙潭乡;雪峰办事处、南河办事处、回龙河办事处、西城办事处、上西办事处、袁家坝办事处、杨家岩办事处。2007年3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广元市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的批复》(川府函[2007]44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广元市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

更多>> 利州区地理环境

    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全区70%属山地类型。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最高点西北部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米,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米。全区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 全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生长期平均310天,无霜期共263天,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光热资源丰富,热量集中在4至9月,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698毫米,年内降雨量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形成了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一般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