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榆次区概述
榆次古称“魏榆”、“中都”,早在战国时就已设立县制,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赵国重臣蔺相如、后汉高祖刘知远、宋朝名相寇准生于斯;“中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建于此。漫漫历史长河,积淀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榆次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盆地,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全区面积1328平方千米,人口五十三万,辖6镇4乡9 个街道办事处,283个行政村、61个社区,是晋中市委、政府所在地,是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榆次素有“省城门户”之称,是山西省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距北京约540公里,距天津约600公里,距省城太原约25公里。距新扩建的太原空港行程不到 10分钟,该空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备降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0余条,年旅客吞吐量194万人次。境内石太、南同蒲、太焦三线交汇与此,太旧、大运高速、108国道穿境而过,榆长、榆邢、榆盂、榆清省级公路纵横交错。 榆次地处东经112°34’-113°8’,北纬37°23’-37°54’,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 榆次农业产业发达。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着力建设“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蔬菜面积34万亩,产量连续13年全省夺冠,无公害蔬菜认证品种达40多种。红枣面积30万亩,产量2200万公斤,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全区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20个,集约化畜禽饲养总量占到80%,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万吨。农副产品加工有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一批围绕菜、枣、乳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稳步壮大,白象方便面、恒顺精品醋、山西威特食品等加工企业相继投产,娃哈哈果蔬饮料和古船面粉项目等品牌项目落户我区。 榆次工业基础雄厚。榆次工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形成冶金、机械、电气、化工、煤焦、建材、轻纺、食品八大产业。近年来,榆次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借力发展战略,全力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动,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的发展新路。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榆次工业园区和修文民营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构筑了全区经济发展新平台,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榆次工业园区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五大精品园区”、“先进民营经济园区”和“山西省示范工业园区”。2005年开工建设的榆次修文民营工业基地,总投资8000万元,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完成了核心区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园区承担各自分工,互动发展,为榆次未来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榆次商贸流通兴旺。榆次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商贾云集、经贸繁荣,以“晋商故里”著称。新型业态如华联超市、国美电器、三友电器、山姆士超市等纷纷抢滩榆次,建材、汽车、家具等30余家专业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榆次旅游资源丰富。榆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人文古迹众多。猫儿岭有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座落在南关的明代清虚阁全部为木制结构,堪称一奇,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地城隍庙保存完整。国家级、省级、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多处,古代城池、衙署、寺观、庙坛、堡寨等遍布全区。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榆次的旅游产业由一张白纸逐步写成了“四篇文章”,形成了“庄园、老城、古村、森林公园”四位一体的格局。常家庄园享有“中国儒商第一家”的美誉,榆次老城是“中国封建城池文化的大观园”,乌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天然氧吧”。于2005年9月竣工开放的东赵后沟古村,被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 榆次发展环境优良。近年来,我区累计投资数十亿元,先后拓宽改造了顺城街、迎宾路、榆太路等10余条道路,兴建了7座大型立交桥,配套建设了设施一流的文化中心、第一人民医院、二中等文教体卫公共设施,以天津顺驰、南海振鹏、东方家园为代表的房地产业也在蓬勃兴起。城乡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不仅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生产生活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使我区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省城卧城基地”的雏形日益显现。 榆次区委、政府为加快发展,不断改善软环境,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主要内容涉及土地优惠、税费优惠、投资配套服务、劳动用工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多个方面,着力打造招商引资环境,使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软”,生态环境更美,增强对投资的吸引力。 榆次确立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现代晋商中心区”。这是一个特色鲜明、率先发展,最具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强区;是一个以人为本、环境优良,最具创业吸引力的发展平台;是一个胸襟广阔、善于管理,最具品牌创造力的现代晋商群体;是一个绿色和谐、富裕文明,最具现代气息的崭新榆次。紧紧围绕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总体战略目标,全面实施“环境立区、开放兴区、人才强区”三大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园区工业、文化旅游”三大特色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型工业集聚基地、晋商文化旅游基地、商贸物流扩张基地、文教科研服务基地、省城居住卧城基地“六大基地”,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城乡的城镇化建设体系,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和人才支撑体系“三大体系”,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提高城乡建设水平,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推进榆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使榆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更多>> 榆次区地理环境
榆次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
更多>> 榆次区金融休闲
榆次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深市上市公司经纬纺机(000666) 位于榆次,(其建国初期由上海的主要技术人员在榆次的西部组建) 榆次农业产业发达。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着力建设“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蔬菜面积34万亩,产量连续13年全省夺冠,无公害蔬菜认证品种达40多种。红枣面积30万亩,产量2200万公斤,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全区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20个,集约化畜禽饲养总量占到80%,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万吨。农副产品加工有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一批围绕菜、枣、乳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稳步壮大,白象方便面、恒顺精品醋、山西威特食品等加工企业相继投产,娃哈哈果蔬饮料和古船面粉项目等品牌项目落户我区。榆次工业基础雄厚。 榆次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结构合理,形成冶金、机械、电气、化工、煤焦、建材、轻纺、食品八大产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榆次工业园区和修文民营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构筑了全区经济发展新平台,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榆次工业园区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五大精品园区”、“先进民营经济园区”和“山西省示范工业园区”。2005年开工建设的榆次修文民营工业基地,总投资8000万元,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完成了核心区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 榆次商贸流通兴旺。榆次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商贾云集、经贸繁荣,以“晋商故里”著称。新型业态如华联超市、国美电器、三友电器、山姆士超市等纷纷抢滩榆次,建材、汽车、家具等30余家专业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2007年,榆次区GDP完成91.4亿元,增长达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077元,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5315元,增长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