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中阳县概述

    中阳县位于山西省境西侧,吕梁地区南部,面积1424平方公里,现辖5镇6乡,人口11.45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中阳县战国为赵之中阳邑。西汉置中阳县,东汉并入离石。北周大象初置平夷县,金命昌六年改为宁乡县。民国三年称中阳县,1958年与离山县合并称离石县,翌年复置中阳县。1971年分出12个公社归柳林县。 境内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为山地,其次是丘陵。东部和南部山区,山高林密,群峰叠翠,主要山峰有起云山、天顶山、雪岭山、茺草山、上顶山、木弧台等,海拔均在1700至2000米之间,其中以南部的天顶山为最高,海拔2100米。其次是东北部的平顶山,海拔1980米;西部和北部为黄土丘陵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甚为破碎,海拔在1100米至1400米之间。主要河流为南川河,发源于上顶山北麓,由东南向西北于金罗镇出境注入三川河。此外有支流东川沟和暖泉河等。 境内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一月零下7.9℃,七月21.5℃。年降雨量 50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60天。 全县现有耕地 26.60 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土豆、大豆等。天然林面积辽阔,分布在东南部的土石山区,系针叶阔叶混合林,树种以桦、杨、松、柏为主。 中阳县工业基础薄弱,有煤、化肥、铁、陶瓷、砖瓦、粮油加工等行业。中阳县的地下矿藏资源丰富,煤储藏量为16.9亿吨,以主焦煤最多,铝矾土储量为5700万吨,高铝含量高达 85%;此外还有铁、锰、铜、石英、石膏、云母等多种矿藏。 中阳县历来交通落后,境内只有一条离石至交口县大麦郊的干线公路。孝柳铁路途径县城,是其对外物资交流的主要通道。另外有若干简易公路和大车路连接境内各乡镇。 柏洼山位于中阳县城东五公里,峰峦峭拔,松柏叠翠,山腰的龙泉观为金代创建的道教活动场所。仙明洞是一个长约 350米的横向溶岩古洞,洞中有大、中、小三个洞厅,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可谓奇观异景,悬挂在巨石上的水珠犹如颗颗宝珠,分外美观。 闻名于世的柏籽羊就产于中阳县,这一带山石裸露,翠柏遍野,羊群常年放牧在林间,吃柏籽饮山泉,其肉鲜美,有浓郁的柏籽香味,食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暖胃健脾之功能。

更多>> 中阳县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中阳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黄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东西45公里,南北47公里,国土总面积1432.9平方公里(215万亩)。东与汾阳、孝义两市交界,西与柳林、石楼两县接壤,南与交口县相连,北与离石市毗邻,340省道、209国道和孝柳铁路横贯境内。 2、地形气候特征:全境呈不规则菱形,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海拔2100.7米,最低846米,平均海拔1473.4米。地貌东南部为土石森林区,西部为黄土丘陵区,沿川为河谷区。气候属暖温带亚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度,多年平均降水量51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708.4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 3、资源特点:境内土地资源辽阔,人均占有国土面积17.9亩,为全区平均数的1.57倍,全省平均数的2.04倍,全国平均数的1.27倍。国土总面积中耕地面积26万亩;森林面积89万亩,森林覆盖率41.2%。生物资源雄厚,有甘草、茯苓、党参、松籽、山楂、菌类等300多种中草药材和采集野生植物,有包括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钱豹、獐在内的上百种野生动物。粕籽羊是中阳久富盛名的土特产,属“三晋百宝”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铝钒土、石英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尤其以煤的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而著称,全县含煤面积450平方公里,储量49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