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海门区概述

    海门是中国闻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长寿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7月3日,撤销县级海门市,设立南通市海门区,以原海门市的行政区域为海门区行政区域,海门区人民政府驻海门街道北京中路600号。 人口截至2019年末,海门区全区户籍人口99.3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47人。全年出生人口5424人,人口出生率为5.46‰;死亡人口8527人,人口死亡率为8.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2‰。截至2019年末,海门区常住人口90.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 交通综述2018年,海门区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922.7万吨,增长8.4%,公路货物周转量达146402万吨公里,增长7.6%。公路客运量402.50万人,下降6.8%,旅客周转量33510万人公里,下降3.9%。市内等级公路为2562.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05公里,一级公路389.09公里,二级公路110.57公里,三级公路239.88公里,四级公路1783.21公里。宁启铁路建成通车。2018年,海门区汽车保有量20.7万辆,增长9.9%,其中,小型汽车20.25万辆,增长10.7%。年末全市个人汽车保有量为19.18万辆,增长10.4%。海港海门2小时车程内的世界第三大港上海港和30分钟车程的中国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港。空港海门南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西有南通兴东国际机场。跨江通道海门西距城区16公里的苏通(苏州-南通)长江大桥;东距城区40公里的崇启(崇明-启东)长江大桥;立项的市区南侧的崇海(崇明-海门)长江大桥;位于海门城区西南侧,将要开工建设的沪通铁路、轻轨、公路“三合一”大桥 ,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开通运营河运通吕运河位于海门北侧,长28.2公里,通航能力为500吨;浒通河位于海门西侧,长17公里,通航能力为300吨;灵甸河位于海门东侧,长21.5公里,通航能力为300吨。公路形成了“两高速、六互通”及苏335线、苏336线、苏222线等省级公路网络。“两高速”即宁启高速公路和扬启高速公路。宁启高速公路横贯海门全境,从海门至南京不到3个小时;扬启高速公路斜穿海门北部,正在规划建设中。“六互通”即海门互通、悦来互通(已建),宁启高速叠石桥互通(在建),常乐互通、崇海大桥接线海门南互通,扬启高速包场互通(规划) 。

更多>> 海门区历史

    历史沿革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曾有扶海洲、胡逗洲、南布洲、东布洲等沙洲。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与新设静海县一并属通州辖领(通州州治驻静海),是乃通州立州及海门立县之始。 宋代,与静海同属通州(时一度称崇州、崇川),隶于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与静海并属通州路(时通州升通州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属通州(时通州恢复为州),隶于扬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静海县并入通州,通州增领崇明县;洪武九年(1376年),崇明县改隶苏州府,海门县仍属通州; 元末至清初,由于长江主泓道北移,海门被迫四迁县治;至明中叶,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今吕四港镇、余东镇、四甲镇一线,县治迁于徐涧(今南通市兴仁镇)。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于县境人口与土地面积剧减,海门废县为海门乡,并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属通州直隶州(时通州升为直隶州并增领如皋、泰兴两县),隶于江苏布政使司;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随通州改隶于江宁布政使司;清初以来江流主泓南倾,长江北岸开始涨积,逐渐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划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涨的天南等41沙建海门直隶厅,设治于茅家镇;道光十二年(1832年),为了有别于新置海门厅,以“名同地异,岁久相沿,而厅乡几混淆莫辨”,经丁鹿寿等赴部呈请,海门乡改为静海乡。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撤道、州、厅,留县,废海门厅,复设海门县;民国三年至十六年(1914年~1927年),南通、如皋、靖江、泰兴等县归苏常道管辖,海门、崇明等县归沪海道管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抵达海门,废海门县知事公署,改设海门县政府;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划三阳以东“下沙”等地与崇明县“外沙”等地新置启东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苏省行政第七区专员公署设于南通城,海门与南通、如皋、启东、崇明等5县归其管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苏七区改为苏四区,增辖靖江县,海门县仍归其管辖;抗日战争期间,海门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汪精卫亲日傀儡政权(即汪伪“清乡”公署)交错并存;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31日,海门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了坍害;1949年10月,南通专区隶属苏北行政公署,海门及如东、南通、启东、崇明等5县和南通市归其管辖;1953年1月江苏复省后,海门县隶属南通区(1953年前为苏北行署区南通区,1953年为江苏省南通区,1955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专区,1971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3月,南通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行署所辖6县统一由地级南通市领导,实行市管县体制,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 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门县,设立县级海门市,由南通市代管。 2016年5月,海门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202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海门市,设立南通市海门区,以原海门市的行政区域为海门区行政区域,海门区人民政府驻海门街道北京中路600号。 行政区划区划沿革2004年9月30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将海门市天补镇宝兴村划归三星镇管辖。 2011年6月,海门镇与三和镇合并,设立新的海门镇,镇政府驻海门镇秀山西路581号;将三星镇与天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三星镇,镇政府驻三星镇宝成路44号。 2011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调整海门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海门镇与三和镇合并设立新的海门镇,镇政府驻海门镇秀山西路581号。三星镇与天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三星镇,镇政府驻三星镇宝成路44号。2012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调整海门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销海门镇、德胜镇、三星镇,①将原海门镇秀山等14个村和解放西路等31个社区,原德胜镇文俊等2个村,原三星镇陶港等3个村合并,设立海门街道,驻原海门镇秀山西路581号;②以原海门镇的大兴等8个村和证大、滨江花园、和谊街3个社区,以及沿江淡水养殖场、种羊场、畜禽良种繁殖场、棉花原种场合并,设立滨江街道,驻原海门镇广州路999号;③将原三星镇、德胜镇划归海门街道后的其他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三星镇,驻原三星镇宝成路44号。撤销三厂镇、临江镇,①以原三厂镇厂西、镇西、青龙港、厂南、孝威、耀忠、大洪、孝汉、中兴9个村和新东街、中心街、工房街3个社区设立三厂街道,驻原三厂镇中华东路2号;②将原三厂镇的丁陆、汤西、鹤丰、新丰、刘洪、为民、丰顺7个村及大新街社区和原临江镇合并,设立新的临江镇,驻原临江镇人民路118号。2015年9月1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海门市海永乡,以原海永乡行政区域设立海永镇。2020年7月3日,撤销县级海门市,设立南通市海门区,以原海门市的行政区域为海门区行政区域,海门区人民政府驻海门街道北京中路600号。 区划详情海门区形成“一中心五片区”的区划布局。“一中心”即中心城区,包括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五片区”即:西北部片区,即三星镇;东南部片区,即临江镇、海永乡;东北部片区,即包场镇;中部片区,即常乐镇、悦来镇、余东镇;北部片区,即四甲镇、正余镇。截至2019年末,南通市海门区下辖3个街道、9个镇: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三星镇、常乐镇、悦来镇、四甲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临江镇、海永镇,下辖63个社区、231个村。

更多>> 海门区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海门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海门区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海门区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地形地貌海门区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气候海门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6℃,1月为全年最冷月,极端最冷月为1963年1月,月平均气温0.0℃;7月为全年最热月,极端最热年为1971年7月,月平均气温29.9℃。降水海门区年平均降水量1040.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00.7毫米(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毫米(1978年),年降水量小于700毫米和大于1300毫米的频率分别为2.2%,15.2%,年降水量在850毫米以上的年分占78%。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夏季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4%,冬季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春、秋季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4%和21%。这种降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的规律,气象上称为水热同季。海门区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平均184.3毫米,12月最少,仅为31.1毫米,50毫米以上有8个月,100毫米以上有4个月,降水量最多月份为2001年6月(482.8毫米),最少月份是1987年12月(没有降水),海门区年平均降水日133.8天,最多的年降水日151天(1987年),最少的年降水日90天(1995年),降水日数最多的是6月,平均13.7天,最少的是12月,平均7.2天,各月雨日的年际变化大,最多的25天(1987年7月),最少的没有雨日(1987年12月),历史上最长连续降水日16天(1992年3月13日-28日)。海门区年平均蒸发量1282.0毫米,年最大蒸发量1521.4毫米(2004年),年最少蒸发量1127.2毫米(1987年),其中以7月、8月最多,1月最少。自然资源水资源海门区属长江流域范围,紧靠长江入海口,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主要河道为人工河道,形成三横七竖的格局。三横从北向南依次为通吕运河、通启运河和海门河,为境内最主要的三条河流,均为东西走向;七竖自西向东依次为新江海河、浒通河、青龙河、圩角河、大洪河、大新河、黄家港——灵甸河,均为南北走向,境内其它小河多数呈南北走向与这七条河流平行等距分布,区域内的河道已全部连通。湿地资源海门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江海滩涂湿地资源。截至2013年,黄海滩涂总面积9.7万亩,长江滩涂总面积11.90万亩。部分滩涂已被开发利用于水产品养殖。动物资源截至2013年,海门区内共有野生植物31科126种,多为草本植物;陆生野生动物42种,分布于3门7纲;淡水野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20种,分布于11科,主要的品种有日本鳗、中华鲟、河豚、大银鱼等。

更多>> 海门区金融休闲

    综述2019年,海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2.3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8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695.7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92.80亿元,增长5.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9375元。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7:51.5:43.8。2019年,海门区新登记私营企业3370户,年末累计达1.79万户;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207.08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147.15亿元。全年新登记个体户7961户,年末累计达7.67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9.73亿元,年末累计资金数额57.39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1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8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7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87家,房地产企业83家。截至2019年末,海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15%,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2018年,海门区粮食总产量24.62万吨,比上年增加4.78万吨。其中:夏粮6.34万吨,秋粮18.28万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0940公顷,比上年增加10260公顷;棉花面积4400公顷,比上年减少2600公顷;油料面积15710公顷,比上年减少11390公顷;蔬菜面积30100公顷,比上年减少540公顷。2018年,海门区新增造林面积11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6.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907吨,下降0.2%;禽蛋总产量38190吨,下降1.5%;牛奶总产量3950吨,下降13.2%。2018年,海门区高标准农田比重达73.2%,家庭农场59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73个。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0公顷,有效灌溉总面积达48333公顷。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0公顷,节水灌溉总面积达18333公顷。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25公顷,总量达21358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4752万千瓦,增长2.6%。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8.3%。2020年4月14日,海门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第二产业2018年,海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7%,民营企业产值增长17.8%,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1.1%。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产值增长17.4%,轻工业产值增长11.2%。2018年,海门区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4家,其中,特级资质建筑企业4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37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46家。全市建筑业施工人数达36.10万人。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65.60亿元,增长7.9%。全年施工面积1.77亿平方米,增长12.0%;竣工面积0.35亿平方米,下降5.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54万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018年,海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民间投资384.97亿元,增长15.1%。工业投资260.08亿元,增长7.7%。服务业投资190.35亿元,增长9.3%。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10亿元。全年房地产投资67.19亿元,增长29.3%。商品房施工面积604.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5.67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79.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0.62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5.3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7.84万平方米。国内贸易2018年,海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36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5.75亿元,增长9.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3.61亿元,增长9.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65.78亿元,同比增长8.7%;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33.58亿元,同比增长13.1%。2018年,海门区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8%,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1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5%,粮油食品类增长2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烟酒类增长19.1%,日用品类增长8.7%,饮料类增长14.3%,金银珠宝类下降13.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8%,化妆品类增长4.7%。对外经济2018年,海门区进出口总额202.20亿元,比上年下降41.5%。其中,出口总额177.75亿元,下降45.1%;进口总额24.45亿元,增长14.2%。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92.18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51.9%。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出口额分别为112.80亿元、21.20亿元和18.89亿元,列前三位。2018年,海门区新批外资项目23个,新批增资项目10个,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个。新批协议外资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26亿美元,增长8.6%。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1.29亿美元,增长260.2%;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8.33亿美元,增长111.1%;新派劳务人员1073人,比上年增加428人;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家,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486万美元。旅游业2018年,海门区共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1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3家,省工业旅游点1家。有旅行社7家,旅行社营业部28家。全年接待游客460.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国际旅游者人数13.20万人次,增长11.4%。旅游总收入达42.23亿元,增长12.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1459.23万美元,同比增长12.5%。叠石桥家纺小镇入选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张謇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金盛生态园被评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财政2018年,海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6.82亿元,增长11.1%,税收占比达80%。分税种看,增值税增长9.3%,营业税增长10.1%,企业所得税增长13.3%,契税增长44.8%。2018年,海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71亿元,比上年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9.74亿元,下降0.3%;公共安全支出6.16亿元,增长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7亿元,增长29.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07亿元,下降3.7%;科学技术支出6.81亿元,增长123.5%。金融2018年,海门区有各类商业银行22家,各项存款余额1515.63亿元,比年初增加81.93亿元,增长5.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83.29亿元,比年初增加69.64亿元,增长8.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10.72亿元,比年初减少27.3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1066.98亿元,比年初增加97.35亿元,增长10.0%,其中短期贷款426.27亿元,增长14.0%;中长期贷款602.03亿元,增长8.5%。住户消费贷款195.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44亿元,中长期贷款178.19亿元。

更多>> 海门区文化教育

    风俗文化地区方言海门区方言主要为两种吴语方言,均属于吴语太湖片,一种为通东话(本地俗称江北话,分布于海门北部,与通州区东部、启东市北部通东方言区相接),一种为崇明话(本地俗称为沙地话,分布于海门南部,与通州区南部、启东市南部崇明方言区相接)。 民间舞蹈海门民间舞蹈起源于祭神活动。明代逢年过节就有祭神娱乐的习俗。清代中叶起,随着宗教仪式和庙会活动的兴盛,海门民间舞蹈不断发展,有跳财神、跑五方、调狮子、舞龙灯、荡湖船、蚌壳精、踏高跷、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马灯舞、秋千台、红扇舞、等数十种,其中大部分舞蹈是在宗教仪式中出现的,如道教仪式“放施食”中的“跑五方”等;有的是从宗教仪式中分解出来后在民间流行的,如“跳财神”;有的是从外地流入的,如打莲湘、腰鼓舞等。经过整理的民间舞蹈“跳财神”,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庙会清代至民国初年,境内一些集镇及庙宇,一年中要有数次庙会,俗称“出会”,也叫迎神赛会。庙会的日期按规定,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出会、五月十三“关帝菩萨”出会、十月初一或十五“城隆菩萨”出会、还有“猛将会”、“娘娘会”等。县境北部地区一些集镇一两年就要有一次庙会,如都天会、元帅会、观音会等,其中都天会的规模为最大。庙会先将寺庙里供奉的菩萨用轿子抬出,前后有各式仪仗队迎送。许多善男信女,穿红戴绿,非常热闹。此种庙会,20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停止。通东号子通东地区人民在劳动中,随着劳动节奏自编自唱形成口头音乐。由通东人使用通东话演唱,2015年底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凡集体性的劳作,如车水、打麦、挑泥、拔花秸、打夯、扛棒、木工、拉船、采耥等,都有与之配合的号子。通东号子一般为一唱一和的对歌号子,还有一些较长叙事号子;每段有十多句乃至数十句,如莳秧和利市歌。通东号子调式多样,曲式多样,有的抒情优美,节奏自由,如车水号子;有的雄浑开阔,高亢有力,如挑泥号子;有的起伏和缓,节奉规整,如拉船号子;有的节奉规整和自由相间,如挑粪号子等。建国后,有专人对通东号子进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门民歌选》中收录各类通东号子21首,其中拉船号子、拔锚号子和挑粪号子被选编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1984年,号子独唱《新嫂嫂领了独生证》在上海电视台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