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方城县概述

    方城县区号:0377方城县邮编:473200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 ),人口97万。境内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桐柏与伏牛两大山脉的交界线,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两大地貌的区分线,暖温带与亚热带两大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两大地质结构的交合线等五条自然分界线纵横交织,被称为“五界之县”。方城县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以前已有人类活动。战国时期,楚国最早筑长城于“方城山”,并成为“天下九寨之一”和交通枢纽。多种自然资源蓄东西之利,兼南北之长。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方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全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独领风骚。全县现已发现29个矿种,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其中,方城处于新近发现的全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主地段,境内金红石矿带长30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预测远景风化壳(qiao)型金红石资源量达1239万吨,原生矿资源量达4487万吨,总资源量达5726万吨,相当于500个大型金红石矿床的规模。另外,白云岩储量3亿吨,滑石储量8000万吨,萤石1000储量万吨,这些均为全国大型矿床之一。富饶的农业资源方城山地、岗丘、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利于农林牧副渔发展。全县耕地面积153万亩。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绿豆、红薯、棉花、烟叶、花生、油菜、芝麻等。是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和玉米出口基地县。畜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南阳黄牛、瘦肉型猪、山绵羊品种优良,肉质鲜美,皮质柔韧,既是南阳黄牛生产基地县,也是河南省生猪生产出口基地。方城工业基础较好,现已拥有机械、纺织、建材、化工、冶金、轻工、五金、食品、酿造、饲料、粮油加工、矿石采选、工艺美术等多种生产门类。目前,全县已引进发展三资企业10余家,总投资1250万元。优越的投资环境:方城北靠平顶山煤海,南临丹江水电厂,位于华中电网中部,现有11万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6座,10千伏配变电线29条。境内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鸭河口火电厂建成后,可使方城成为富电投资区。全县水资源总量11.9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402立万米。以南阳丹江水库为渠道的南水北调工程将贯穿县境。便利的交通、通讯:焦(作)枝(城)铁路、郑(州)南(阳)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南阳机场50公里、郑州机场200公里、洛阳机场180公里。县内通讯设备日益完备。已开通国内、国际直拨电话、传真、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等业务。方城山川秀丽,名胜较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5处,馆藏文物近3000件,可供观赏的风光名胜80多处,有距今七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有我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有西汉张释之祠,有黄石山及汉代湖阳公主修行的练真宫。佛沟摩崖造像、仙人洞、普严寺、垛子石等风景名胜和望花亭、七峰山、牛心山等多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的封地“博望镇”,三国时期火烧博望坡的遗迹历历可见。东汉刘秀、王莽转战方城留下的板倒井、晒衣山、竖刀石以及马道、招扶岗等至今流传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五条自然分界线上,南北林木同生并茂,温、热带花果硕实累累,各色禽鸟引颈歌唱,堪称一座自然动植物园。方城宛如镶嵌在五界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近100万方城人民热诚欢迎国内外各方友人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建设,共图宏伟大业。

更多>> 方城县历史

    汉置堵阳县,北魏设方城县,因境内方城山得名。 2000年,方城县辖7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86230人,其中:城关镇 67988人、独树镇 67487人、小史店镇 62902人、赵河镇 82224人、博望镇 86962人、广阳镇 64554人、拐河镇 38366人、券桥乡 51565人、杨集乡 49529人、二郎庙乡 40962人、古庄店乡 58339人、杨楼乡 60314人、清河乡 55559人、柳河乡 38860人、四里店乡 46459人、袁店乡 14160人。 2005年,方城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独树乡,并入独树镇;撤销博望乡,并入博望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方城县辖7个镇、9个乡:城关镇、博望镇、独树镇、拐河镇、赵河镇、广阳镇、小史店镇;券桥乡、二朗庙乡、古庄店乡、柳河乡、杨楼乡、杨集乡、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清河乡。 方城名吃 方城羊肉烩面是享誉世界的名吃。不仅在河南名气影响大,还在国内甚至国外有一席之地。方城人民把烩面当做主食,县城内就有数百家烩面管。它独特的风味儿称为方城人民的最爱。在各国的唐人街都有中国人开的烩面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