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三亚市概述
三亚市(英文名:San Yan),电话区码:0899 ,邮编区码:570000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 全市辖两个管理区(河东管理区、河西管理区)、一个办事处(南海办事处),10个镇(藤桥镇、林旺镇、红沙镇、田独镇、羊栏镇、荔枝沟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3个乡(高峰、育才、雅亮)。此外还管辖南田、南新、南岛、立才、南滨5个国营农场。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万人,户籍人口54.58万人,其中农垦系统人口6.62万人,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多民族聚居,有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其中黎族18.8万人,苗族4304人,回族9076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 “三亚”一名,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
更多>> 三亚市历史
三亚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被划入中国版图,原称崖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直隶州,设崖县。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崖县,成立崖县人民政府。1958年,崖县县政府从崖城迁至三亚。1984年,撤销崖县,以崖县行政区设立三亚市县级市。1987年,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更多>> 三亚市地理环境
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
更多>> 三亚市金融休闲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农垦,下同)14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89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03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6.39亿元,增长23.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572元,增长14.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7年的21.5%:27.3%:51.2%调整为2008年的21.0%:25.3%:53.7%。2008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4.6%;第三产业贡献率为72.5%。
更多>> 三亚市文化教育
文化三亚建设进程加快。2007年,该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相继落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基础设施,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事业全面繁荣。全年市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加大,达4971万元,比2006年增长130.6%。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达3.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