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潼南区概述

    潼南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渝蓉地区直线经济走廊。东邻合川区、铜梁区,南接大足区,西连四川安岳县、安居区、船山区,北与四川蓬溪县、武胜县相邻,与四川嘉陵区相望。潼南区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渝川合作示范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重庆市大都市区。 2014年,潼南区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0个镇,2014年,常住人口65.8万(户籍人口为95.61万)。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4.16亿元。 潼南区先后诞生了革命先驱杨闇公、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解放军上将杨白冰等时代伟人,孕育了道教至尊陈抟、明代重臣吕大器、清代名臣张鹏翮、川剧大师廖静秋等历史文化名人;太安鱼、狮舞、车车灯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更多>> 潼南区历史

    建制沿革 潼南区域在周秦之际属巴国和蜀国。周代,今渝川地区分别为巴、蜀两国,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潼南分隶巴、蜀二郡。 西汉,汉高帝时,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广汉县。武帝时,潼南琼江一带属犍为郡。 蜀汉,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德阳县,琼江一带仍属犍为郡。 西晋,李特据蜀,设德阳郡,领德阳一县。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置遂宁郡(郡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境原大佛乡下县坝) ,领德阳县。孝武帝时,分德阳县设晋兴县,为潼南境内置县之始。 南北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晋兴县更名始兴县,隶怀化郡。北周,始兴县隶石山郡,领潼南涪江一带;另置安居郡,潼南琼江一带隶安居郡柔刚县。 隋朝,废郡置州,始兴县隶遂州,柔刚县隶普州,另置隆龛镇。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改柔刚县名安居县。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始兴县名青石县,潼南分隶安居、青石两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遂州改称遂宁郡,青石县隶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升隆龛镇为隆龛县(县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瓦子堡),辖潼南琼江一带,隶资阳郡。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遂宁郡复置遂州,仍领青石县。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普州,隆龛县隶普州。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青石县置遂宁县(县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原大佛乡下县坝)。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龛县名崇龛县。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移县治于东流溪坝。宋代,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降崇龛县为镇,并入安居县,隶普州安岳郡。神宗熙宁六年(1703年),青石县并入遂宁县,次年,复置青石县。 元朝,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县治自戴场坝迁巴川镇,戴场坝一带划归遂宁县。至元十九年(1282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县,隶遂宁州。至此,县境不再设县治。 明朝,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降遂宁州为遂宁县,并小溪县入遂宁县,隶潼川州。潼南全境为遂宁辖地。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并蓬溪县入遂宁县。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分置蓬溪县。遂、蓬分县,涪江左岸地域属蓬溪,涪江右岸地域留遂宁。 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并遂宁县入蓬溪县,顺治十七年(1660年),复分置遂宁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潼川州为府,领三台、射洪、盐亭、中江、蓬溪、遂宁、安岳、乐至等八县,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年),新建东安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年废省改道,东安县隶川北道潼川府。民国三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东安县更名潼南县。民国十八年,废道府建制,潼南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实行行政督察区制,潼南县隶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潼南县隶川北行署遂宁专区。1952年9月,潼南县隶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遂宁专区并入绵阳专区,潼南隶属绵阳专区。1976年1月,潼南县由绵阳地区改隶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改名永川地区,潼南隶属永川地区。 1983年4月,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潼南县亦隶属重庆市。 1997年,潼南隶属重庆直辖市。 2015年6月27日,重庆市潼南区正式挂牌运行。区划沿革 1953年,将合川县(现合川区)别口乡、万寿区甑子场、安岳县白水乡第八村曾家小湾及龙桥沟等处划归潼南县。1994年1月撤区并乡建镇后,潼南县辖梓潼、双江、塘坝、柏梓、光辉、小渡、卧佛、太安、上和、古溪、桂林、宝龙、龙形、新胜、玉溪、花岩、飞跃、米心、群力、五桂、新华、永胜22个镇;田家、永安、文明、安兴、龙项、檬子、别口、红花、寿桥9个乡。 1999年7月9日,重庆市政府(渝府[1999]123号)批复同意潼南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驻地由梓潼镇正兴街27号、23号、34号、59号迁至梓潼镇莲花村拟新建的行政中心内。 2000年7月光辉镇更名为崇龛镇。 2002年末,潼南县辖22个镇、9个乡,21个居委会、283个行政村。 2006年6月16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6]126号)批复同意潼南县将31个乡镇调整为22个乡镇和街道。其中,撤销5个镇、6个乡,设立2个街道,调整6个镇、2个乡行政区域范围,保留11个镇、1个乡行政区域政府和驻地不变。具体为:撤销梓潼镇、桂林镇,设立梓潼街道、桂林街道;撤销新华镇,并入米心镇;撤销飞跃镇、红花乡,并入古溪镇;撤销永胜镇,并入田家乡;撤销文明乡、永安乡,并入柏梓镇;撤销龙项乡,并入田家乡、别口乡;撤销檬子乡,并入龙形镇;撤销安兴乡,并入双江镇、玉溪镇。 2011年4月29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1]37号)批复同意撤销田家乡、别口乡、寿桥乡,设立田家镇、别口镇、寿桥镇。调整后,全县辖2个街道、20个镇:梓潼街道、桂林街道、上和镇、龙形镇、古溪镇、宝龙镇、玉溪镇、米心镇、群力镇、双江镇、花岩镇、柏梓镇、崇龛镇、塘坝镇、新胜镇、太安镇、小渡镇、卧佛镇、五桂镇、田家镇、别口镇、寿桥镇。

更多>> 潼南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潼南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渝蓉直线经济走廊。涪江下游,东邻合川区、铜梁区,南接大足区,西连四川省安岳县、安居区、船山区,北与四川省蓬溪县、武胜县相邻,与四川省嘉陵区相望。地跨东经105°31′41″至106°00′20″、北纬29°47′33″至30°26′28″之间。东西阔47公里,南北距72公里,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地形地貌潼南区属四川盆地浅丘地区,海拔在300-450米之间;其中丘陵面积达1256.1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9.4%,河谷面积122.6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8%,台地面积74.8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7%。气候特征潼南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极低温为-3.8℃;无霜期长,年平均霜期仅5.5天。年均降雨量为99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28.4小时。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阴雨、洪涝、冰雹、大风、霜冻等。

更多>> 潼南区金融休闲

    综述2014年,潼南区GDP实现234.16亿元,比2013年增长13.4%,一产业增加值43.33亿元,比2013年增长4.9%,增速考核组第一;二产业增加值122.11亿元,比2013年增长18.7%,增速全市第一,比全市高6个百分点,比城市发展新区高5.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77.05亿元,比2013年增长17.5%,增速全市第一;建筑业增加值45.07亿元,比2013年增长20.6%。三产业增加值68.72亿元,比2013年增长10.2%,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次产业同期结构由2013年21.4:45.9:32.7 调整到18.5:52.2:29.3,第二产占比首次超过50%。第二产中工业占比由2013年同期的59.0%提高到63.1%。第一产业2014年,潼南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52亿元,比2013年增长4.8%。粮食生产稳中略降,粮食播种面积87.86万亩,比2013年增长0.3%;受上半年雨水较多影响,粮食总产量37.52万吨,比2013年下降0.5%。经济作物平稳增长,蔬菜总产量180.51万吨,比2013年增长4.5%,增速考核组第二;油菜总产量3.22万吨,比2013年增长14.7%。畜禽生产保持稳定,生猪年出栏76.85万头,比2013年增长2.8%;牛羊出栏分别达到0.49万头、1.19万头,比2013年增长22.9%、10.2%;家禽存栏、出栏分别为327.55万只、314.82万只,比2013年增长9.1%、3.2%。 第二产业2014年,潼南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1.6亿元,比2013年增长51.5%,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9.17亿元,比2013年增长18.9%,增速全市第一。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69.5亿元,比2013年增长84.9%,轻工业实现总产值62.1亿元,比2013年增长1.5%,重轻工业比为73.2:26.8;分行业看,潼南区覆盖的28个大行业中,有12个行业总产值出现下浮,其中包括化工、纺织、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从经济增长贡献看,潼南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7.05亿元,比2013年增长18.7%,占GDP比重的32.9%,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8.7%。第三产业2014年,潼南区实现社会零售业总额70.86亿元,增长14.1%,比2013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增速略高于全市水平。四个季度增速分别是9.8%,12.5%,13.5%,14.1%,商品销售额达到102.52亿元,增长21.1%,比2013年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幅放缓。营业额达到15.24亿元,增长14.9%,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3个百分点。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7亿元,增长12%。2014年末,潼南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4.83亿元,增长20.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4.50亿元,增长18.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1.93亿元,增长25.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8.77亿元,增长27.5%,短期贷款余额23.08亿元,增长20.3%。存贷比为42.8 %。2014年,潼南区原保险保费收入29200.26万元,增长18.7%。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96.81万元,增长18.06%;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3803.45万元,增长18.9%。全年支付各种赔款和给付25188.24万元,增长14.0%。其中,财产险赔款支付3604.32万元,增长6.68%;人身险赔付支付7107.01万元,减少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