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新绛县概述

    新绛是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北岸,地处汾河下游临汾盆地南沿,为运城地区所辖县。东北距省会太原市344公里,东接侯马市,西连稷山县,南临峨眉岭与闻喜县毗连,北依吕梁山同乡宁县、襄汾县相邻。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1公里,总面积593.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7.2平方公里。现辖7镇6乡,总人口29.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5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居民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蒙古、满、藏等少数民族。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汾河由东北入境流经县城,至中部折向西,流程47.25公里,境内还有浍河与鼓水,流入汾河。北部有姑射山、九原山,南部有峨眉岭,一般海拔 400-600米。地貌结构基本特征为“南岭北山中间河”。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520毫米。新绛古为台骀之国,商为豕韦及三国,周代初为唐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汉属河东郡。晋时为临汾县治。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始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为绛州,州治原在本县境内的柏壁镇,隋开皇三年(583年)迁徙今县城处。唐武德元年(618年)设绛州总管府,宋为绛州,金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统管河东南路兵马。元置绛州行元帅府,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明亦称绛州,隶属于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绛州直隶州。民国初年废州,取“咸与维新”之义,改称新绛县。1947年4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新绛,成立新绛人民政府。1958年11月并入侯马市,1961年12月1日又分置,恢复县制。 新绛自唐代以来是重要的手工业产品集散地,又是民族戏曲和民间艺术之乡,地上地下文物丰富,隋唐古城格局保护完好,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古城。现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仅县城就存有古建筑和明清民居33处,古彩塑20余尊。古城旧称“卧牛城”,依其临川笼丘的地形特点,建筑格局不同于一般州县城的“方城十字、对称中轴”,其街、楼、塔、园,据高就低,随地势制宜,三关五坊、两门62巷皆依其自然。虽历经1400余年,依然较好地保留了唐代形制。唐代绛州为铸钱重地,历史上手工业发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绛州澄泥砚、香墨、毛笔、皮衣、皮胶等皆为朝廷贡品,其铸造、冶炼、木雕、纺织、酿酒等业也十分发达,被誉为“七十二行城”,有“南绛北代,忻州不赖”之说。水陆交通便利,为商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据1938 年前统计,城内各种商户摊贩达1300余家,工商业贸易额在全省仅次于太原。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新绛是锣鼓杂剧的发源地,元杂剧主要活动区域。元曲作家李行甫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脍炙人口,蒲剧名旦田郁文(艺名筱兰香)名噪西北,后起之秀田迎春誉满京城,武俊英以独特唱腔荣获全国第四届戏剧梅花奖。绛州鼓乐威震海内外,木版年画行销西北诸省,民间社火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新绛旅游资源丰富,亟待进一步开发。悠久的历史为新绛县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目前全县已发现各级文物古迹169处,其中旧石器遗址1处,新石器遗址22处,春秋战国墓群2处,汉代墓群3处,其他名人墓葬17处,古建筑64处,碑碣刻石32处。革命文物8处,古树6处,化石5处,仅2.5平方公里的县城就有各类名胜古迹33处。在已发现的文物古迹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处,属于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有15处。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的“绛守居园池”,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时间最早的官家园林;创自唐代的“绛州大堂”,昔日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该堂进深五间,面阔七间,为全国州府大堂之最;龙兴寺内的“唐代宝塔”,其迭涩而出,直指蓝天,塔顶曾多次腾烟,青云直上,一连数日,千年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这个迷,时下尚未能解开。名闻遐迩的唐代“碧落碑”,小篆俊秀,书写特异,笔法工整,布局严谨,后人难以认读,为我国书法史上的珍品;保存完好的十二卷本宋代“绛帖”,是全国四大名帖之一,再现了历代书法名家的风貌;以“悬塑”出名的唐代福胜寺,完好地保存了几代民间艺术家精心创作的40余尊彩塑,成为我国美术苑地中的奇葩。以古代农业为题材的明代《秸益庙壁画》,名震华夏,似可与“ 永乐宫壁画”媲美;创建于元明的绛州三楼,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国少有;金代天德三年铸造的万斤巨钟,钟声悠场,静夜可闻30华里;传说七星坡的“石星”子夜可以发光;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战国玉璧、金代钞版等等,永远折射着五彩缤纷的民族之光。除这些人文景观之外,遗留在民间的各类民间工艺品更是繁花似锦,五彩纷呈。刺绣、剪纸、皮影、木雕、石雕、云雕、漆器、木版年画应有尽有,《新绛民间剪纸》的出版,绛州鼓乐《秦王点兵》,打到太原,登上中南海怀仁堂舞台,获得了全国金奖,成为近年来杰出的国乐表演。为了保护和弘扬新绛的历史文化,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为发展振兴新绛经济,1994年1月国务院将新绛县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更多>> 新绛县历史

    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为侯国。春秋时期,郇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地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 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泉掌镇。 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 三国时属魏,置临汾县,隶平阳郡。 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邻闻喜、曲沃二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为绛州,徒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县玉壁。 隋代开皇三年(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领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垣曲等8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武德三年(620)罢总管府称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贞观中,绛州属河东道。领治仍旧。五代袭唐制。 宋为雄州,置绛郡防御。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金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兴定三年(1219)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平水等8县。 元初为中州,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1912年(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1927年(民国16年)废道,直隶省府。1937年(民国26年)新绛县属山西省第九专员公署。1939年(民国28年)民国县政府移驻乡宁县下川村,1945年(民国34年)迁回。日伪县政府仍驻旧城。1945年(民国34年)5月,新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属晋冀豫边区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同年8月,改称新绛县民主政府,仍驻文侯村,兼辖闻喜北塬28村。 1947年(民国36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为界,南为绛南县,属太岳三专力量,驻文侯村,仍辖闻喜北塬一带。北为新绛县,属晋绥吕梁十专署。1948年8月,绛南县并入新绛县,同属晋绥器梁十专署。专署与县治均驻今县城。 1949年2月,成立晋南行政公署,驻新绛,下设3个分区。新绛分区辖新绛、稷山、河津、曲沃、乡宁、吉县、汾城等7县。1949年6月晋南专署成立(驻今临汾市),新绛属晋南专署。1949年底,运城专署成立,新绛属运城专署。 1958年11月,新绛并入侯马市,属晋南专署。1961年11月,从侯马市析出,恢复新绛县建置,仍属晋南专署。 1971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新绛属运城地区。 1979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2000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市,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