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德安县概述

    德安历史,源远悠久,唐虞三代时称为敷浅原。春秋时界于吴、楚之间,俗有“楚尾吴头”之称。战国时,地属楚国,西汉建历陵县,南北朝设蒲塘场。五代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改蒲塘场为德安县。相沿至今,全县辖9乡4镇、1个国营林场、1个园艺场,102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1个居委会。全县总面积863.0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畲、壮、苗、土家等七个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地蒲亭镇宝塔大道。 江西省德安县,座落在京九线上,位于昌九工业走廊中段。总人口15万,总面积937.4平方公里。 德安,北依世界名山--庐山,南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其灵气秀色在德安辐射出神奇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德安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已探明德安县蕴藏着锡 、锑、铅、煤、萤石、大理石、瓷土等29种矿藏,其中11种的工业储量达到国家建矿标准。德安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316国道穿境而过,县城距南昌机场、九江机场、九江外贸港最远交通里程也不过50公里;县乡油路化;拥有程控、光缆等现代化通讯,开展了传真、特快专递、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业务。改革开放以来,德安的经济不断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立体交通,强劲的经济实力,宽松的投资环境,构筑了一个美丽舒适的“凤凰巢”。德安成了外商、外资落脚生根、大展鸿图的风水宝地。近年一批批境内外客商,纷纷来德安办实业,他们不但为德安的工业、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注入了新的活力,添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且使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进一步发挥,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主人与客商协力开拓,显示出德安前景广阔;优越的条件与稳定的政策预示着德安潜力巨大。有识之士无不关注着德安的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金容)基、乔石、姜春云等同志,都先后亲临德安视察,使德安八面和风习习,四方生机勃勃。

更多>> 德安县历史

    德安县历史悠久。《尚书,禹贡》:夏禹治水,“过九江至于敷浅原”。蔡沈《书经集传》:敷浅原即今之德安县。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全县各地发现新石器和夹砂红陶,证实远在夏以前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先秦 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亦曾属吴地,并曾为吴楚分界之地,俗叫楚尾吴头。秦属九江郡。《通典》:江州理寻阳,春秋时属楚。《史记》:吴地,斗牛分野,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春秋大事年表》:大江自西来,流入江南安庆府宿松县界,南岸为江西九江府德化县界,楚地止此,从此入吴境。《晋书》:战国时,其地为吴楚分。《太平寰宇记》:战国属楚。《十道志》:秦为九江郡。《九江府志》: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梦、虏王负刍,明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今江右皆称九江郡。按明周振创修《德安县志》:周元王三年,越灭吴;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楚灭越,尽取故吴地(与《纲目》吴地异),以为属楚之证。今详《通鉴》,载在周显王三十五年(与《史记》四十六年异),楚灭越。《纲目》分注云:尽取吴故地,东至浙江。所谓故地者应是姑苏等地至九江等郡,春秋时已半属楚,不自灭越之后始也。德安在春秋时,属吴属楚的具体时间不甚详细,但战国时属楚是无疑的。西汉,在敷浅原建历陵县,属豫章郡,东汉仍其名。《汉书,地理志》:汉高祖置豫章郡,辖历陵、南昌、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历陵有傅易山,傅易川,古文以为敷浅原。王莽篡汉,改历陵县为蒲亭。莽灭,东汉复历陵县。《后汉书,郡国志》:豫章郡辖历陵、南昌、柴桑、艾等十八县和两个侯国。三国,历陵县,属鄱阳郡.《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孙权于建发十五年(210),分豫章郡为鄱阳郡,历陵县属焉。《三国志,吴书,吴范传》:领彭泽太守,以历陵、彭泽、柴桑为奉邑。晋,历陵县,属鄱阳郡。《晋书,地理志》:鄱阳郡辖历陵、鄱阳、余汗等八县。南朝,历陵县改柴桑县,属浔阳路。《宋书,州郡志》: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郡国有历陵县。《一统志》:南朝,宋元嘉元年(424),有历陵县入柴桑县。(按:明嘉靖《九江府志》:浔有历陵县入柴桑县。又云:隋开皇间[581—600]并历陵入柴桑县。此前后矛盾。)隋,柴桑县改浔阳县,再改彭缚蠡县,再改彭城县,再改湓城县,属九江郡。《隋书,地理志》:九江郡辖湓城、彭泽二县。湓城旧曰柴桑县。明嘉靖《九江府志》:隋开皇九年(589),废柴桑县立浔阳县。十九年(599),改浔阳县为彭蠡县。大业二年(606),改彭蠡县为彭城县,寻废彭城县为湓城县。唐,湓城县改楚城县,再改浔阳县,再改蒲塘驿,蒲塘场,属江州。《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621),置江州郡领湓城、浔阳、彭泽三县。五年,分湓城县置楚城县。八年,又废楚城县入浔阳县。明嘉靖《九江府志》:武德八年(625),又以历陵故址立蒲塘场。贞元中(785—805),刺史韦沆,以蒲塘驿去州运,权割三乡为两税场,曰蒲塘场,寻废。咸通五年(864),刺史李章,复置蒲塘场。(按《太平寰宇记》:咸通三年还浔阳,四年复为场)。五代,德安县,属江州路。《太平寰宇记》:吴杨溥乾贞元年即顺义七年(927),升蒲塘场为德安县,南唐仍其名。《文献通考》:南唐德安县有石鼓山、敷阳水。宋,德安县,属江州路。《宋史,地理志》:江州,浔阳路,开宝八年(975),降为军事,大观元年(1107),升为望郡。旧隶江南东路。建炎元年(1127),升定江军节度。二年置安抚、制置使,以江、池、饶、信为江州路。绍兴元年(1131),复为二路,本路置安抚大使。嘉熙四年(1240),为制置副使司治所。感淳四年(1268),移制置司黄州。十年还旧治。县五:德化(唐浔阳县,南唐改)、德安、瑞昌、湖口、彭泽。监一:广宁(铸铜钱)。《元丰九域志》卷六,德安“(江)州西南九十四里,四乡一镇,有傅阳山,敷浅水”。元,德安县,属江州路。《元史,地理志》江州辖县: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泽。明,德安县,属九江府。《明史,地理志》:九江府辖县。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泽。清,德安县,属九江府。《清史稿,地理志》:九江府辖县: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泽。中华民国,德安县,属九江府,浔阳道,第四行政专区,又改第五行政区,又改第九行政专区。民国元年(1912)冬,全省废旧制,立十三府,德安县属九江府。民国三年(1914),全省划为四道,德安属浔阳道。民国十五年(1926)废四道,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全省划为十三个行政专区,德安县属第四行政专区,专员公署一度驻德安县城。民国二十四年(1935),全省缩改为八个行政专区,德安县属第五行政专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后,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全省增为十一个行政专区,将第五行政专区之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划为第九行政专区,专员公署抗日时驻德安岷山。抗战胜利后仍为第九行政专区,至解放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德安县,属九江专区,又改九江市。1949年解放后,全省分设南昌、九江、乐平、上饶、抚州、袁州、赣州、吉安、瑞金等九个专区,德安属九江专区。1952年,全省撤销三个专区,九江未变动,德安仍属九江地区。1983年,九江地区和九江市机关合作,取消九江地区名称,以市辖县,德安县属九江。

更多>> 德安县地理环境

    一、区位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南浔线中段,东接星子,南邻永修,西毗武宁,北接瑞昌、九江,邮政编码: 330400,电话区号: 0792。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15°23′—115°50′,北纬29°16′—29°35′之间,东西长42.6公里,南北宽40.8公里,全县总面积863.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56%。二、地貌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角临近鄱阳湖滨;北有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潘狮山、金盆寺绵延构北部低山地形;西南有小岷山呈北东及东西延伸,构成南部低山地形;中部广大丘陵地带尚有彭山呈北东展布高耸。一般山岭海拔高度200-600米左右,最高峰为西北部茶子山海拔为665.1米。最低处为东南角共青天南湖郑泗一带海拔15米,为全县泾流分口处。全县低山面积约169.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9.6%,丘陵地区面积约为55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64.7%,滨湖波状平原(包括临近鄱阳湖的岗丘缓坡和博阳河两岸的河谷阶地)面积约135.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7%。三、水文德安县属鄱阳湖水系,县域干流博阳河发源于瑞昌市南义乡湖炎洞,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全长93公里,境内79.7公里,流域面积863.0平方公里,大小支流34条,其中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等7条支流,水面346.7公顷。四、气候德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总的特征是,温暖温润,雨水丰而不调,上半年多阴雨,下半年光照充足,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1、气温:年平均所温16.8℃,1月最冷,平均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2℃,7月最热,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40.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常16℃—20℃的双季稻生长期约180天,此间活动积温,中部、东南部丘陵平原区为4100℃—4600℃,西北低山区为℃3550℃—4099℃,年平均无霖期248天,最长为281天,最短只有214天,可见本县热量资源丰富,除少数两个低山区的乡外,均有利双季稻棉花和喜温的亚热带林木生长。2、日照: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8.06千卡/平方厘米,日辐射总量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14.06千卡/平方厘米,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5.7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78.6小时,日照率43%,作物生长旺盛的4—6月平均日照183.5小时,7—8月平均日照达249小时。3、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1354.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为131—146天,县域内降水量地区分布差异不大,但年际、年内间变幅较大,因而易发生旱涝灾害,雨量集中在4—6月,达613.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46.2%,10—12月降水量最少为150毫米,占年降水量11%。4、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洪涝、春寒、小满寒、寒露汛、冻害、大风、冰雹等,对农业危害最大的是伏旱、秋旱和4—6月的洪涝灾害。经济状况2005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7亿元,为“十五”计划的120%,年均递增15.5%。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2.5亿元,年均递增7%;二产增加值完成7.9亿元,年均递增20%;三产增加值完成3.3亿元,年均递增14.2%。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8:58:24。财政总收入完成14381万元,为“十五”计划的179%,年均递增2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196万元,年均递增25%。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崛起。五年累计引进内资33.18亿元,外资6181万美元。特色产业园初具规模,已开发面积3168亩,引进企业93家,投产企业60家,入园企业累计总投资15.8亿元。到2005年,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19家,注册资本54969万元,民营经济纳税780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4.2%,成为财政增收的主要动力。基础设施:全县实现乡乡通油(水泥)路,村村通公路,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90%。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义峰路降坡、内环路改造、雁家湖水厂一期、文化影视大楼、文化广场、时代商城、时代广场等市政工程和一大批商住楼及检察院、公安局、财政局、供电公司等办公大楼,城市框架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五”期末,全县城市化率达32.4%。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邮电便捷的交通。德安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京九大动脉、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寄城而过、306国道穿越西北部的车桥镇。县城距南昌机场65公里、距九江机场25公里、距九江港口48公里,赣粤高速将德安县城与两场一港连成一线。改革开放以来,县里交通发展迅速,德白公路、林白公路纵贯城乡,村级道路建设不断升级,村级水泥路面改造正在全面启动并加紧实施中,德安已经形成了对外四通八达、对内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发达的通讯。 德安电信交换机容量达 3.8 万门,电话入户率达 93% ,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及宽带入乡镇。除传统固定电话网外还拥有无线市话小灵通网、 IP 电话网、 Internet 网、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 DDN 网等先进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具有较强的综合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骨干网全面提速,城域网迈向了宽带化、光纤化。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十五”期间,累计获得重大科技成果6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2项。以基础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为支撑的素质教育全面展开,完成了一、二中初高中剥离,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十五”期末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阶段入学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8.2%。全县疾病预防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改造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了县医院住院大楼。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4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体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达1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5元,年均递增10.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