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庐山市概述

    庐山市辖9镇、1乡、1个国营林场、1个湿地管理处。分别是南康镇、牯岭镇、海会镇、白鹿镇、温泉镇、星子镇(原蓼花镇)、华林镇、蛟塘镇、横塘镇、蓼南乡、东牯山林场、沙湖山管理处。

更多>> 庐山市历史

    庐山市,原星子县地域,在夏、商、周时,隶属扬州。 春秋周景王九年(前536),星子逐渐为楚国所有。周敬王十年(前510),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地归豫章郡,属吴国(今吴障岭,即吴国屏障之意)。 战国周元王四年(前472),越王勾践灭吴国,故又归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威王熊商征讨越国,杀越王无疆。次年,收回原被吴国占去的全部土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九江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设淮南国豫章郡柴桑县,星子在其境。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东吴孙权设武昌郡,柴桑属之。晋永兴元年(304),划武昌郡柴桑县、庐州郡寻阳县,设寻阳郡。 南朝仍循旧制属寻阳郡。 隋文帝平陈,废寻阳郡设江州,废汝南、柴桑二县,设寻阳县。开皇十八年(598),更名彭蠡县。大业三年(607),废江州,改为九江郡,彭蠡更名湓城。 唐武德四年(621),复设江州,立浔阳县;八年(625),湓城并入浔阳。 五代吴杨溥大和年间(929~935),于庐山之南立星子镇,派兵驻守。因境内有石(即落星墩)浮于水面如星,故得其名。南康保大年间,浔阳改名德化,星子镇归属德化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属江州。(三年,司农寺丞孔宜任星子镇税官,上奏:“星子当江湖之会,商贾所集,请建为军。”同年,太宗下诏,升星子镇为县,令孔宜知星子县事。)太平兴国七年(982),设南康军,将洪州的建昌(明析安义县)、江州的都昌、星子,统一管辖,以星子县为军治,张南为第一任知军;隶属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江南路分东、西两路,南康军属江南东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南康军改名南康路,设总管府,隶属江淮行省。不久改归江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西征,进入江西,将南康路改为西宁府。 明洪武九年(1376),改名南康府,隶属江西布政司。 清雍正九年(1731),南康府属广饶九南道。自宋至清,星子均属南康。南康军、路、府治均设在星子县。 民国元年(1912)冬,废除南康府,保留星子县,隶属江西省。民国3年(1914),全省划为四道,星子隶属浔阳道。民国15年(1926)废道,星子直接隶属江西省。民国21年(1932),江西划为十三个行政区,星子属第三行政区(区驻瑞昌)。民国24年(1935),划归第五行政区(区驻浮梁)。民国28年(1939),全省减至11个行政区,星子划归第九行政区(专署驻岷山);县府一度驻波阳、都昌等地。民国31年(1942),仍属第九行政区(专署驻武宁)。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9师进驻县城,星子县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星子县属九江专区(后改称九江地区)。 1983年7月九江地、市合并,星子县属九江市。 八十年代起,庐山风景区管理出现一山四治的局面,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星子县、庐山区和九江县分头管理(庐山垦殖场和省庐山自然保护区曾参与其中)。各自为政,利字当头,管理混乱。进入风景区除购买大门票外,还要做好“一路上山一路买票”的准备,产生了“票中票”的现象,曾为游客所诟病,有人戏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门票没买够”。2015年,九江市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正式向省政府呈报了庐山设市的申请。此后迅速得到各级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2016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将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划归庐山市管辖。以原星子县和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庐山市的行政区域,庐山市人民政府驻南康镇紫阳南路45号。 庐山市由江西省直辖,九江市代管,同时将九江市庐山区更名为濂溪区;将驻九江市濂溪区赛阳镇的庐山云雾茶场(含剪刀峡景区入口)、庐山茶科所,驻莲花镇的莲花林场,驻海会镇庐山茶场管理范围划入庐山市牯岭镇管辖;从九江市濂溪区海会镇析出高垅、庐山水泥厂、五星、双垅、银门、谷山、青山等7个村(居)委会,设立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乡政府驻高垅居委会;将调整后的九江市濂溪区海会镇(海会、庐星、彭山、长岭、五洲、光明等6个村、居委会)划归庐山市管辖;将调整后的庐山市蓼花镇更名为庐山市星子镇。

更多>> 庐山市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位置 庐山市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九江县、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 气候 庐山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437毫米,年平均气温15-18℃,年平均日照数1932小时。 地形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山地地貌,背靠庐山,面向鄱阳湖。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全市有43万亩鄱阳湖面和沿湖泽畔,湖岸线长220公里,山涧水系发达,庐山诸多峡谷,数十条港涧,总长200多公里,地表水年径流量达5.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1.6万千瓦。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发现了铍、钽、铌、铁矿,独居石、混合花岗岩、高岭土(瓷土)、钾长石、云母、石英、熔炼石英、辉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石、云母石英片岩、砂及温泉等24种。

更多>> 庐山市文化教育

    庐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来被称为“人文圣山”。原星子县相传“有星坠湖(鄱阳湖落星墩)”而得县名,设县已有千余年。千百年来,儒家、佛教、道教文化在此地水乳交融、相互影响,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南天师道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所在地,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是我国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 庐山历来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古代和近代留下了2500余篇咏庐山诗文,1300帧摩崖石刻。尤其是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田园诗派鼻祖陶渊明生于此、长于此、创作于此,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放牛娃周桂花的《一张珍贵的照片》等先后被选入中小学教科书。

<